【2020 ASCO】免疫双子星: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为基础的一线双免疫方案,显著提高NSCLC患者生存获益 2020-05-21 17:11 · angus 双免疫疗法能够通过联合不同的免疫作用机制、强化抗肿瘤疗效,该联合策略已经成为泛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案。
长期从事卫生管理与医院管理,参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组建和运营。于广军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研究员,博导。
曾获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科技创新一等奖、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一等奖等。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冠肺炎病毒的全球性肆虐,目前广大民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得到了空前提升,中国的医疗产业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王哲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新零售事业部医药健康总经理,主攻方向医药新零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疗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 2020-09-16 17:30 · lucy 中国医疗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招生啦。钟彩民著名资本运营专家、天使投资人。
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重点主要关注快速消费品,餐饮连锁,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马汉东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前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家,前辉瑞制药数据分析师,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入选2018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医药食品优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科普和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图1 蜱虫基因组特征及进化分析蜱虫吸血的遗传基础及表型蜱虫基因组中蛋白酶活性、转移酶活性、转录调控、转运蛋白活性和免疫相关蛋白家族的扩张(图2A),会影响蜱虫对血红蛋白的消化、血红素运输、解毒、氧化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使得蜱虫具有较强的吸血能力。
图2 蜱虫吸血的遗传基础和相关表型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我国蜱虫种类多样,但由于基因组信息缺乏,对蜱虫遗传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工作一直难以开展。H. longicornis、R. microplus、R. sanguineus、H. asiaticum和D. silvarum在137.8 Mya前由共同祖先分化而来。该研究基于组装获得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首次阐明了蜱虫基因组与群体遗传结构多样性,解析了蜱虫吸血的遗传机制,揭示了蜱媒病原体的分布特征,为深入开展蜱虫及蜱媒病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H. longicornis虽然分布较广,但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基因组相对保守。
近年来,随着气候和环境变化,蜱虫的数量激增,其栖息地快速扩张,人们被蜱虫叮咬的事件多有报道,但目前还缺少有效措施控制蜱媒病的传播。进一步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硬蜱属蜱虫与其他蜱种在200 Mya年前发生了分歧,使得I. persulcatus与其他蜱种之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高丰度(如立克次体)和低丰度(如螺旋体)的病原体,都可以经蜱传播,引发蜱媒传染病(如立克次体病与莱姆病),因此,需要建立更灵敏的检测方法监测低丰度的病原体,用于蜱媒病的防控。此外,蜱虫还进化出了多种胞内和体液免疫能力,使得其能够吸附于宿主表面并保持平衡。BUSCO评估大于90%,illumina短reads的覆盖度也都在96%以上,表明组装基因组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准确度,可用于后续研究。例如,来自新疆和内蒙古的H. asiaticum,虽在形态上极为相似,却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
表1 蜱虫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信息统计蜱虫基因组特征及进化分析蜱虫基因组中约52.6%-64.4%为重复序列,且多为长散在重复序列(Line)和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贾娜副研究员、石文强助理研究员、孙毅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王金锋副研究员、杜立锋博士为文章第一作者,安诺基因占伟、杨伟飞、高玉池、刘涛为该文章合作作者。图4 蜱媒病原体分析文章总结■ 该研究利用二代、三代和Hi-C辅助组装相结合的测序策略,组装获得了六个高精度的染色体水平的蜱虫基因组。该研究基于组装获得的高质量蜱虫基因组,对来源于不同地域和生境的678个野生蜱虫进行重测序,发现不同类别的蜱虫虽具有相似的扩散策略,但其群体进化具有明显的生态地域性和物种特异性。
2020年8月18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曹务春团队、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与安诺优达联合,在Cell发表了题为Large-scale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ick genomes elucidate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and vector capacities的研究论文。安诺优势安诺基因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分子生物学仪器设备,实现了从样本提取、文库制备到上机测序的全自动化操作,先进的三代PacBio(7台Sequel II+10台Sequel)测序平台,保障测序工作高效、快速的开展。
即使是生活在不同生态地域的同一蜱种,携带的立克次体种类也有所不同。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是探究蜱虫的生物学特性、宿主-病原体互作机制、传播和控制策略等生物学问题的基础,蜱虫种类繁多,但目前仅有肩突硬蜱(I. scapularis)基因组发布,严重制约了蜱虫及蜱媒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参考资料:Large-scale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ick genomes elucidate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and vector capacities.。C位势不可挡:安诺三代测序助力蜱虫基因组喜登Cell 2020-08-22 09:04 · angus 新研究首次阐明了蜱虫基因组与群体遗传结构多样性,解析了蜱虫吸血的遗传机制,揭示了蜱媒病原体的分布特征,为深入开展蜱虫及蜱媒病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单宿主蜱种R. microplus明显具有三个不同的地域性进化分支,暗示了单一的宿主特性可能促成了不同地域R. microplus的进化。图3 蜱虫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影响蜱媒病原体分布的关键因素蜱虫基因组的多样性决定了蜱虫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非常复杂,需要进一步探究蜱媒病原体的生态分布和进化机制。在此基础上,借助Hi-C辅助组装技术将8,620-15,174 条Contigs锚定到了11条染色体上,最终获得了1.5-2.3 Gb大小的染色体水平的蜱虫基因组,部分基因组的Scaffold N50达到了208.7 Mb,Contig N50 1.8 Mb(表1,图1)。安诺基因已与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度合作,助力基因组文章发表于Nature、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Communications Biology、The Plant Journal等多个国际高水平期刊。
■基于组装的参考基因组,系统阐示了不同蜱种的演化史及分化时间,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和转录组学分析,从血红素利用、铁代谢、活性氧(ROS)平衡、细胞与体液免疫等方面揭示了蜱专性吸血的遗传机制。作为血液依赖性生物,蜱虫基因组中参与调控血红素生物合成和降解的基因虽发生了丢失,但其基因组中参与铁代谢的TMPRSS6发生了扩张,使得蜱虫能够从宿主中获取和运输亚铁血红素和铁,来维持自身的关键生理过程。
研究背景蜱虫是专营吸血性节肢动物,能够通过叮咬将细菌、原生动物、真菌、线虫、病毒等病原体传播给人类、牲畜及野生生物,引起莱姆病、立克次氏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且具有持久性和复发性感染等特点,会导致有机体死亡或出现慢性后遗症,威害人类健康。■蜱种特异性和生态地域性都会影响蜱媒病原体的分布,高丰度和低丰度的病原体都能够引发蜱媒传染病,需要建立更灵敏的检测方法监测低丰度的病原体,防控蜱媒病的传播。
六种蜱虫基因组含有的蛋白编码基因数量不同(表1),且基因的平均长度、外显子数量、内含子平均长度等遗传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与此同时,游离的亚铁血红素和铁会导致活性氧(ROS)的产生,蜱虫基因组中的抗氧化酶、自由基清除剂、血红素介导的ROS相关的激活因子编码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使得蜱虫能够维护自身的氧化还原平衡,免受氧化胁迫毒害
2009年,Kesimpta(Ofatumumab)首次获FDA批准以大剂量静脉输注的方式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这之后,诺华公司启动一项全新项目,研究 Kesimpta 治疗 RMS 的疗效。据悉,此次获批是基于2项关键性III期ASCLEPIOS研究结果,其中Kesimpta在显著降低年化复发率、3个月确认的残疾进展以及Gd+T1脑损伤和新的/扩大的T2病变方面,优于目前多发性硬化症(MS)的一线治疗方案特瑞氟米特(Aubagio)。Kesimpta是一种精确给药的新型靶向B细胞疗法,也是唯一一个能够由患者在家中自行给药的B细胞疗法。
在接受医师指导后,患者可通过预装注射器和Sensoready自动注射笔每月一次皮下递送Kesimpta,从而更高效地补充B细胞并更灵活地进行治疗。该项目历时 10 年,涉及全球 2300 多名患者,并证明Kesimpta是通过一种独特的作用方式发挥作用的,而专门为RMS设计的治疗方案(剂量)在结果中起着关键作用。
诺华制药总裁Marie France Tschudin表示:Kesimpta的开发是我们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承诺和了解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使我们能够确定一种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治疗体验。参考资料:FDA approves Novartis Kesimpta (ofatumumab), the first and only self-administered, targeted B-cel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相关研究结果已于8月初发表在《NEJM》上。该疾病可分为四种类型:复发缓解型MS(RRMS)、继发进展型MS(SPMS)、原发进展型MS(PPMS)以及进展复发型MS(PRMS)。
DOI:10.1056 / NEJMoa1917246MS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以多发病灶、缓解、复发病程为特点,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该药物预计9月初在美国上市,并于2021年第二季度在欧洲获得监管批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威尔神经科学研究所主任兼 ASCLEPIOS I 和 II 研究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Stephen Hauser教授说:此次获批对于患有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在关键的临床研究中,这种突破性的治疗方法显著减少了新的脑损伤和复发,并减缓了潜在疾病的进展。
诺华Kesimpta获美国FDA批准治疗多发性硬化 2020-08-22 08:53 · angus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诺华公司旗下的Kesimpta®(ofatumumab,奥法妥木单抗)作为一种皮下注射药物,用于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诺华公司昨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该公司旗下的Kesimpta(ofatumumab,奥法妥木单抗)作为一种皮下注射药物,用于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性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行性疾病
该药物预计9月初在美国上市,并于2021年第二季度在欧洲获得监管批准。DOI:10.1056 / NEJMoa1917246MS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以多发病灶、缓解、复发病程为特点,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
该疾病可分为四种类型:复发缓解型MS(RRMS)、继发进展型MS(SPMS)、原发进展型MS(PPMS)以及进展复发型MS(PRMS)。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威尔神经科学研究所主任兼 ASCLEPIOS I 和 II 研究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Stephen Hauser教授说:此次获批对于患有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